欢迎来到中国肉类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返回官网  |  登录  |  注册
中国肉类协会团体标准发展规划

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赋予了团体标准明确的法律地位。同时,2019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民政部联合印发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里明确提出,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在产业政策制定、行政管理、政府采购、社会管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招投标等工作中应用团体标

为促进中国肉类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国肉类协会于2018年2月正式成立中国肉类协会科技与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强调要加快中国肉类协会团体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中国肉类协会团体标准化体系框架。为进一步规范、指导中国肉类协会团体标准研制工作,针对中国肉类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肉类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制定中国肉类协会团体标准框架体系。

一、编制目的

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畜禽屠宰加工行业需要高质量发展对高质量标准的需求不断加大。团体标准作为国家标准体系的有益补充,在不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通过高水平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能够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促进畜禽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实现标准化生产;促进工艺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引领我国肉类行业向着产品优质化管理规范化、生产高效化、决策科学化方向发展。

中国肉类协会团体标准框架体系是标准化建设的有机整体,既是顶层设计,也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指引和纲要。编制中国肉类协会团体标准框

架体系是培育和发展肉类行业团体标准,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促进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编制中国肉类协会团体标准框架体系,可以更科学、有效、精准、快速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市场应用;促进肉类行业与国际先进技术规范接轨,增加我国肉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原则

立足全产业链。肉类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涉及畜牧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服务业等诸多领域。为满足市场需要,须联合相关领域及市场主体共同组织制定。

推进优质优价。肉类产品以食品安全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分类、分等、分级”为主线,优质优价为目标,通过团体标准的制定引导肉类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突出中国特色。我国肉类食品生产消费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优秀传承和文化特点。为体现中国特色,在团体标准制定中须总结行业实践经验,推优民族产品,创建中国品牌。

参与国际竞争。随着肉类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为提升产业竞争力,须加大国际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的力度,推动肉类行业团体标准的国际互认,为加大贸易话语权提供有效支撑。

(二)总体目标

中国肉类协会团体标准体系建设,为配合肉类行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促进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蓬勃发展、协调共享,为肉类行业跨越式发展、产业驱动创新升级、与国际对接发挥作用。通过实践,建成包括产品质量、生产加工、检验检测、肉类食品配料、包装、设施设备、冷链物流、清洁消毒、服务9大类的标准体系,以基本满足我国肉类行业产品生产、市场竞争、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需求,实现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标准互认,以及相关联的国际标准或技术规范对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